香港人不夠公屋住,過去兩年間,扯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粉嶺高爾夫球場佔地太廣,地租太平。好了,政府終於宣布全盤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,包括收回及發展面積約32公頃舊場,我們好不好由今天開始把高爾夫與公屋輪候時間永久切割,從社交層面好好認識一下高爾夫算了吧?
高爾夫與輪候公屋切割
我和絕大多喜愛高爾夫球友一樣,做不成高爾夫球運動員,打的都是友儕間social golf。大型聯誼式高爾夫便需要有人組織。這說難不難,說易不易。
不難,是因為開宗明義是打高球。高爾夫是項屬於中性活動,通常沒帶濃厚政治色彩,主人家只要列明是什麼性質聯誼、哪個球場、費用多少和舉辦日期。被邀者既是高球愛好者,很多時只須看看自己有空與否便回條,要組織聯誼高球活動並不難。
難者,是對一些高球齡VIP球友來說,邀請他們參加大型高球活動,就如邀請他們出席酒會或一些「畀面」派對。他們會先透過秘書問長問短:祝壽還是結婚的?私人還是公務上的?聯誼還是拉票的?自費還是籌款的?免費還是蛇齋餅粽的?
這也難怪,他們應酬這麼多年,花在林林總總大小派對的時間,累積起來沒十年也有八載,得益若干心中有數。有生之年,一定要好好善用餘下時間,還怎會停留在像少女懷春之時抱着「我有的是青春」心態「係派對都去」?高球齡球友赴約與否,選擇性很高,不會任何高爾夫活動也參加。
說到底,打高爾夫球是追求享受。正如一些小伙子問我最享受到世界哪地方旅遊和打球,我例牌答案是:到任何衛生的地方旅遊都享受,看的是你有沒找到稱心伴侶同行。稱心者,對男士而言,可以是與你厮守半生的嬌妻、你的愛人、情婦、兒孫或只是你的私家看護。至於打球享不享受,道理也是一樣,理想伴侶最為重要。
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
理想伴侶,在球場上一定要互有交流,在適當時候說些適當的話。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愛賭球的一起搏命賭不亦樂乎;愛炫耀的一起展示實力;愛說話的大家可以無的放矢;沉默寡言的可以盡在不言中.......(下刪千字,可自度)
高球組織人亦深諳此理,但一大堆人,那會可能做到面面俱圓,有時順得哥時失嫂意,也是不得不已。所以當我們在球場聯誼上,往往「無辜地」被編入和陌生人同組打球,這就像參加旅遊團一樣地接受盲婚啞嫁。假如運氣不好,遇上不協調的人,還像特區政府每天勸我們多點包容,四個多小時內對一些有頭有臉的人,哪怕做得到嗎?
友人中只有心理學教授丁博士是最不怕和陌生人打球的。他喜歡於球場上觀察不同人的反應,對他而言,那些人都是他實驗的cohorts。他對我大膽炫燿多次說:’
「心理學上人類五種不同的性格(The Big 5):外向、寬容、討人喜悅、盡責和神經質,在球場上,必定表露無遺。誰和我打過一場球,他的脾性、愛好、品格、思維和成長過程,我定能猜到,雖不中亦不遠矣!外國人喜在球場上測性格選未來女婿,是絕對準確的。」
今天我還沒有機會問他在球場測不測到第六種性格:LGTB?(完)
#####
本文原於《Golf Digest/高球文摘》香港版刊出
[ #高球風雲 ]